合工大公布科研成果 有望攻克“PM2.5”治理難題
時間:2013-04-11 17:11:42 來源:黃山酒店huangshan hotel/黃山馨園國際大酒店/黃山中鐵旅游有限公司/中國中鐵四局黃山療
面對范圍廣、污染重、長時間出現的霧霾天氣,大氣污染治理尤其是汽車尾氣排放治理成為世界難題。近日,合肥工業大學研發的一項科研成果顯示:清除柴油機尾氣排放中的顆粒物(PM2.5)效果顯著,而柴油機是汽車PM2.5排放的最主要來源。因此,該項技術成功攻克了汽車尾氣排放治理的難題。
據統計,2011年我國機動車顆粒物PM排放總量為62.1萬噸,其中柴油車顆粒物排放量達到85.4%。合肥工業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劉屹教授及其科研團隊,經過多年科技攻關,成功研制出擁有完全自主產權的柴油機顆粒物捕集系統DPF,可降低汽車排放主要污染物達95%以上,近日,省科技廳組織了對該成果的鑒定會,專家組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鑒定。
劉屹教授介紹說,該項目使用主動再生技術的DPF系統,通過對柴油車排氣系統進行改造,以壁流式的過濾通道載體來過濾捕集尾氣中的顆粒物,當捕集器中的顆粒物充滿到設定程度后,通過特殊設計的再生設備,將捕集到的顆粒物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排出,使捕集器可以一直循循環使用,從而達到長期有效的清除尾氣中顆粒物排放的目的。同時,該技術還具有再生自動控制、對燃油品質無要求、對發動機工作沒有任何影響、使用維護簡單等優點。據測算,僅僅對安徽省公交系統中國三排放標準以下的“黃標車”進行排放凈化改造,每年即可減排顆粒物污染物近千噸。
據了解,目前,該技術已經在安徽省阜陽市和池州市公交公司、常柴股份等企業得到應用,并正在準備應用到合肥市公交公司。采用該技術后,汽車尾氣噪音明顯降低,行駛時冒黑煙的現象消失。(信息來源:安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