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又稱坑口,距績溪縣城約10公里,是一個古老的徽州村落。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綿長的歷史文化淵源,形成了其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現,現為安徽省歷史文化保護區。
龍川,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山環水繞,景色秀麗。龍川村地形如靠岸之船,東聳龍須山,緊依登源河,南有龍川匯集,西偎鳳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嶺,獨具特色。東晉散騎常侍胡焱鎮守歙州,愛其風水勝跡,于咸康三年(公元337年)舉家遷于此。
龍川不僅山水清麗,自古也是文風昌盛、人才薈萃之地。龍川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出名的“進士村”。尤其到了明代,該村發展到了一個鼎盛時期,曾有10多人中進士,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中戊戌科進士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戶部尚書的胡富,60年后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中戊戌科進士、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的胡宗憲。村內現有“龍川胡氏宗祠”(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奕世尚書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徽商胡炳衡宅”和“胡宗憲故居”(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等。村東的龍須山,因盛產造紙原料龍須草而得名。山中多奇松怪石,珍禽異獸,山嶺陡峭,古道崎嶇,飛瀑流泉。上有龍臺懸巖、石門洞天、仙人石屋、云崖石梯,西峰山腰有龍峰禪院、古樵庵,西麓有山間庵、宗憲墓、胡富墓等遺址,是文化旅游、生態旅游和宗教旅游的絕好去處。
皖南績溪龍川,歷史悠久、風光秀麗,明末抗倭名將胡宗憲乃胡氏36代.龍川是坑口村古稱,位于績溪縣城東北約12公里處。該村地勢獨特,風景優美。村前有龍須山高大巍峨,村中有一條小溪(稱川)穿村而過,整個村莊布局呈船型。
對于胡姓兒孫來說,績溪是他們非常輝煌的一塊家園。唐代,績溪出了個散騎大將軍胡宓;宋代,出
了個以兩劾秦檜而名垂青史的監察御史胡舜陟;明代出過奕世尚書胡富、胡宗憲;清代,出了徽墨名家胡開文、紅頂商人胡雪巖;近代出了著名學者胡適;當代,出了國家主席胡錦濤……這一個個名字,使青史留芳,為胡姓生色。清末光是胡姓祠堂績溪全縣就有30座。 宗祠是古徽州聚族統宗,維護宗族的建宗法制的產物。對現今說已失去它的作用和意義,但它的木雕藝術卻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作為歷史文物來研究有它特有的考古和觀賞價值。
譽稱“徽州第一家”的龍川胡宗憲尚書府,座落在安徽績溪龍川村中央,從胡宗憲至胡氏“炳”字輩共12代人曾在此居住。龍川村呈船形,東聳龍須山、西衛鳳凰山,登源河與龍川河村前交匯相擁,是一塊藏龍臥虎之寶地。尚書府景區居船之掌舵位,為龍川風水最佳之處。
旅游線路:績溪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