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休寧縣城正東4公里處,它依傍于橫江北岸,臨水而立,皖贛鐵路,屯景公路橫貫全鎮,鎮東盡頭,是風光的綺麗的古城山。三國吳永安元年(258年)至隋開皇九年(589年),古城山一直為縣治駐地。隋末汪華起兵,統轄歙、宣、杭、睦、婺、饒六州,也曾設治于此,并改古城山為"萬壽山",在山上建妨筑廟,大興土木。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金聲招 募義軍數千人,屯扎于此,后北上抗清,兵敗被殺。萬安地處盆地,依畔橫江,又當休寧縣通往州府的要道,遂成為早期外來居民的聚居地。在陸路不發達時,萬安一直是古徽州重要的水運碼頭,來往行商眾多,漸成集鎮。鎮街長約5華里,明清均為休寧九大街市之首, 有"小小休寧城,大大萬安街"之譽。
萬安羅經業發達,獨具特色,吳魯衡、方秀水等羅經店制作的羅盤,曾獲1915年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質獎章,該羅盤現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
附:萬安羅盤介紹:
傳統地學儀器,因制作精良,工藝要求高,不失為有藝術價值的手工藝品,在地學儀器現代化的今天,舊日的羅盤還可作為文物觀。因產地在休寧縣萬安鎮,故名。羅盤是利用磁針在地磁作用下能優質保持在磁子午線平面內這一原理制成的指示方位的簡單儀器。用羅盤指示方向,輕便可靠,廣泛應用于航海、旅行和平面測量,還為堪輿家(風水先生)用于選墳地和宅基,在古代可謂功勛無比。萬安羅盤對原料和工藝的要求極嚴,其地盤為特種木經開坯、車圓、磨光而制成,大者直徑尺許,小者能置于掌心。盤面中心鑿一圓孔,內裝一枚能靈活轉動的指南針,孔面覆蓋一透明薄 片,既能保持孔內清潔,又能看見磁針轉動。中心圓外盤面刻畫縱橫格度,依次布列八卦、天干地支和二十八星宿,在盤面上用字寫明,除重合不計外,共標出二十四方位。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十二干支交迭又成六十組,八卦表空,干支表時,天地古今融于一圓。盤面上涂以油漆,既透明似鏡,又光潔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