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盛夏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郭沫若視察游覽黃山。
黃山之歌(郭沫若)
我生峨眉下,未曾登峨眉。峨眉號稱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我今五月來黃山,深信黃山天下奇。奇峰雖云大小七十二,實則七十二萬尚有奇。八百里內形成一片峰之海,更有云海繚繞之。森羅萬象難比擬,縱有比擬徒費辭。瞬息萬變萬萬變,忽隱忽顯,或濃或淡,勝似夢境之迷離。
蒼松郁郁森峭壁,竟將花崗巖當成泥。下有杜鵑花,似愁群峰高寒,為之披上紅霞萬朵百重衣。天女含苞猶待放,錦帶海棠正紛披。冰綃點綴銀繡球,清香來自野薔薇。想到春時桃花峰,紅雨作浪隨心飛。想到秋時楓葉丹,排空萬面樹紅旗。
時聞八音鳥,林間音樂師。鳴聲諧琴瑟,伉儷世間稀。聞如獵者捕其一,其配甘愿自投羅網相追隨。聞有四不象,古時謂之麋,四方傳說中華已絕種,黃山今已證其非。名花佳木、珍禽異獸隨處是,獅子峰頭曾產長年之靈芝。其高及尺色斑斕,株如珊瑚莖九歧。惜哉未見金絲猴,白猿亦未聞其啼。或者畏人施畢弋,應加保護莫毀摧。
又聞唐時李白曾來此,碧山問路訪胡暉。為何不為黃山作歌謠,只為白鷴作謝辭?黃鶴樓頭有崔顥,李白尚且不敢題。黃山奇拔萬萬倍,無怪詩人擱筆殊如癡。人言此乃天之都仙之府,凡人只能窺藩籬。天都仙府怪誕耳,實乃天造地設之雄詩。雄才逸興被壓倒,畫者亦僅傳其皮。九牛一毛何以異,滄海一粟微乎微。勞動人民聞此大發笑,知識分子何自卑!徒夸天造忘人力,我今為歌以鼓吹。
黃山黃山誠足奇,尚有溫泉足比華清池。久旱不涸雨不溢,無色無臭無暇疵。流量正常無變化,平均四十八噸每小時。溫度攝氏四十一,泉含礦質可飲可療醫。皮膚關節驅風濕,腸胃分泌得其宜。小池潔白清于玉,窗明椅凈解人疲。大池浩蕩如大海,冬季亦可游鯨鯢。如無人工濟天造,天工雖巧何能為?
請看,登山梯道何止三萬九千級,穿巖架壑使險化為夷。請看,光明頂上海拔一千八百四十米,設有氣象臺站預報風雨晦明之時期。天都人可上,獅子失其威。鐵翼乘風瞬息至,激水發電生虹霓。登山將有纜車道,跨峰將設喀布兒。如嫌攀登費氣力,扶搖而上將有直升之飛機。人力解放非昔比,要與天工決雄雌。請看山頭大書一人字,天已甘愿俯首聽指揮。
迥非神仙語,不仰鸚鵡杯。黃山三日游,濡筆染淋漓。
(信息來源:黃山景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