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海幻境 位于排云亭、飛來石、石柱峰一帶。黃山奇幻的景色,以西海為最,它永遠披著一幅神奇的面紗,變幻莫測。睛空萬里,則見群峰錯落,突兀撐天,千峰競秀,一覽無余;云飄霧繞時,又仿佛用厚厚的面紗,捂住姣容,不露一點姿色;雨過乍晴,浩瀚的云海,或汪洋恣肆,延綿無垠,或如狂濤乍起,蛟龍飛升;夕陽西下,天邊的云彩又似燃燒的烈火,紅卻半邊天際,給人間大地涂上一層明麗的色彩。身臨其境,無不唏噓感嘆,浮想聯翩,流連忘返。
2、松趣萬象 黃山松以石為母,以云為乳,受環境和小氣候的影響,盤根錯節,曲虬蒼勁,扁冠平頂,舒展有力,低不逾尺,粗過數圍,于峰頂于山腰或立或倒、或偃、或仰,千姿百態,競秀爭奇。
3、石筍擎天 被稱為天下山岳風光三奇之一的黃山石筍矼中,巧石林立,石柱拔地而起,有的像觀音大士,有的如朝拜羅漢,有的似下棋仙翁,無不栩栩如生。
4、通天之路 從半山寺至天都峰頂,長千余米的登山步道,或寬僅尺余,僅容一人通過;或壁立千仞,下臨萬丈深淵。人行其上,如猿攀壁;時覺山窮水盡,忽又柳暗花明;時而云蓋天頂,時而又見云入腳底,云從腳下過,人在霧中行。因沿途險奇變幻,又是登天都峰新道,故稱通天之路。
5、彩潑蓮花 雨后初睛,晨曦微露,霞光由低向高照射蓮花峰頂,由于花崗巖體接受陽光的照射及其反光特征,峰頂一片朱紅,奇麗無比,真切地展現了詩仙李白筆下的美景:丹霞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6、煙云萬狀 黃山峰壑間,雨后或春秋之晨,山谷中蒸氣冉冉上升,或如絲如縷,或塊狀團聚,時而輕紗薄霧,時而緞帶繚繞,時而暮靄炊煙,形態不一,變化無常。
7、黃岳寶光 常現于天都峰。在氣候條件下,背陽立于峰頂,前方云霧彌漫,背后晴空萬里,眼前云霧屏幕中出現一輪彩色光環,清晰地籠罩著自身頭像,人動影動,人靜影停,如同佛像,此即寶光。陽光強烈時光圈呈七色,內紅外紫,絢麗奪目。有時還會出現一個接一個的寶光圈,更為奇特。
8、缽盂天障 錳盂、紫石兩峰之間,有屏風狀石干,霧籠群峰時,東北面煙云滾滾,霧浪滔滔;西南面卻萬里睛空,水波不興。這種奇觀是氣流和谷風在特定環境下而成的一種奇特自然現象。
9、丹青秋色 金秋百里黃山,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蒼翠的山巒,褐色的峭壁,常綠的青松,潔白的茶花,伴之以丹楓、朱槭等點綴,鮮艷可愛,風韻動人。
10、黃海松濤 黃山區間性的山谷風明顯,山高,壑深,林密,松海茫茫。迎著谷風,松濤陣陣,浩瀚壯烈。
11、云海萬千 在黃山的氣象景觀中,云海堪稱一絕:漫天的云霧和層積云,匯成茫茫大海,如白浪滔天,洶涌澎湃;如浪花飛濺,風起云涌;如銀河下瀉,萬馬奔騰……無數的山峰,在茫茫大海中飄忽不定,千變萬化。
12、蒸蒸日上 此景現于獅子峰頭。破曉前,天邊漸明,翻滾的云海上出現金色花邊。曙光初露時,丹砂輝映,海空間突然跳出一個紅點,形成弧形光盤。剎時,一輪紅日沖出蒼海,噴薄而上,騰空升起。披著輕紗的峰巒和巧石,漸入眼底,整個山脈沉浸在艷麗的彩光之中,諸多景觀或動或靜,或明或暗,秀氣橫溢,共同構成了一幅立體畫,一首無聲詩。
13、排云霞海 西海排云亭前,夕陽西下,紅日接近地平線時,彤紅的西天、火紅的太陽和層次分明的群峰,互相輝映,渾然一體。當紅日落至地平線以下時,萬道霞光從天際直射而上,群峰頂部一片艷海,壯美無比。
14、巧石天成 在黃山波瀾壯闊的峰海里,爭相崛起的巧石似無數明珠撒落其間。這些巧石,千姿百態,鬼斧神工,似人,似神,似禽,似獸,惟妙惟肖,豐富多彩。
15、白龍騰飛 此景現于白龍橋、五龍潭、九龍潭。黃山諸溪,河床高低懸殊,溪中多巨石。每當暴雨過后,百泉匯流,奔騰而下,一俟巖擋石阻,則撞石飛巖,白浪排空,聲震數里,勢不可擋。
16、月夜觀潮 玉屏樓倚玉屏峰,左豎天都,右插蓮花。樓前巨壑,萬峰起伏。每當月明星朗、云海漫谷的夜晚,黝黑的山巒,僅剩漂浮海面的數點島嶼,時沉時浮。天上的明月,宛然懸于天頂。置身岸邊,盡覽寧靜肅穆的夜景,仿佛置身于迷離的空中樓閣。
17、峰掛百練 山中一夜雨,到處掛飛泉。暴雨后,飛泉或氣勢磅礴,一瀉而下;或水花細濺,輕紗縹緲。山空滴瀝如下注,轉覺飄灑若風雨。細細品嘗,生意盎然。
18、蟾宮玉樹 黃山山頂九月下旬入冬,出現霧淞約36天,隆冬臘月,皚皚白雪,遍鋪山巒。松枝杈上,峰崖之間,垂掛條條鐘乳石般的冰柱,峰背、石背如雪琢冰雕;遍山花草樹木,猶如銀枝玉葉,尤以蓮花峰頂為最。
19、風壁濤聲 狂風乍起,風速勁疾,沖擊缽盂峰和天都峰所構筑的環行絕壁,發出陣陣“叭-叭”巨響,勢如狂濤擊岸。
20、冰雷報春 位于桃花峰腰的水簾洞,終年泉水飛淌,逢冬時節泉水結成冰條或冰簾,繼而形成長寬數米的冰掛,冬陽斜照,銀光閃爍。四月上旬冰簾融化,“轟隆”一聲巨響,冰簾墜地,喻示黃山全境進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