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皆勝景,唯有冬更佳”。中國不少風景名勝區皆有此項殊榮,黃山也不例外。正是這無限詩意的牽引,催促著多少歷史名家在白雪皚皚的寒冬時節徙步登山,翹盼冬日黃山的纏綿畫意。據資料介紹,著名旅行家徐霞客首次登黃山在公元1616年,農歷二月初三,正值黃山冬韻勝景時;1268年,詩人吳龍翰、鮑云龍、宋復一則選擇了初冬時節上山,一睹黃山冬日最佳景;散文家潘旦也是在公元1519年冬天游覽的。追尋名家的足跡,牽引著我們挖掘潛藏冬日的黃山三大看點。
看點一:雪景霧凇迷人眼
海拔在1300多米以上的黃山,冬季來得早去得晚,時長可達195-227天,早在9月就進入冬,直至第二年3月底。其中12月到次年2月是全山旺雪期。也正因為此,冬游黃山,雪景、霧凇成為最大看點點,成為冬游黃山攬勝的最佳選擇。
黃山冬雪不同于北國冬雪,少一份厚重與嚴實、持久與不化;多幾分輕盈與靈動、綿柔與細膩,并巧妙地與山、石、松相結合。被銀色雪花裝扮過的奇松、怪石、峻峰,半白半赭,虛實遙遙可見,恰似國畫山水中寫意和工筆地完美結合。伴隨著紛紛揚揚的大雪,氣溫連續下降。霧氣陣陣襲來,凝聚樹枝、草叢,形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將所有枝葉裝扮一新,猶如冰雕玉砌的童話世界,這就是醉美誘人的“霧凇”,亦稱“樹掛”。據悉,黃山年平均有霧凇62天,雨凇35.5天,只要及時關注天氣預報,肯定能給你無限的驚喜。到黃山觀霧凇,光明頂、天海景區、北海景區、松谷景區、云谷景區等是為最佳地點。
看點二:雪景霧凇迷人眼
海拔在1300多米以上的黃山,冬季來得早去得晚,時長可達195-227天,早在9月就進入冬,直至第二年3月底。其中12月到次年2月是全山旺雪期。也正因為此,冬游黃山,雪景、霧凇成為最大看點,成為冬游黃山攬勝的最佳選擇。
黃山冬雪不同于北國冬雪,少一份厚重與嚴實、持久與不化;多幾分輕盈與靈動、綿柔與細膩,并巧妙地與山、石、松相結合。被銀色雪花裝扮過的奇松、怪石、峻峰,半白半赭,虛實遙遙可見,恰似國畫山水中寫意和工筆地完美結合。伴隨著紛紛揚揚的大雪,氣溫連續下降。霧氣陣陣襲來,凝聚樹枝、草叢,形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將所有枝葉裝扮一新,猶如冰雕玉砌的童話世界,這就是醉美誘人的“霧凇”,亦稱“樹掛”。據悉,黃山年平均有霧凇62天,雨凇35.5天,只要及時關注天氣預報,肯定能給你無限的驚喜。到黃山觀霧凇,光明頂、天海景區、北海景區、松谷景區、云谷景區等是為最佳地點。
“怪在黃山一旦成白岳,三十六峰太素宮。”清人王國相在《黃山對雪》歌中用細膩的洞察力,犀利的筆鋒將黃山風停雪止過后一派玉樹瓊枝,巧石如玉,銀光閃爍,的奇妙景色描繪得淋漓盡致。更彰顯了冬日黃山鳥鳴聲悠、溪水潺潺的無限寧靜與清幽。 (信息來源:安徽旅游網)